原标题:1平米差10万?!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放开,这个地方房价要“爆”了?
前几日,来京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公布了普及惠民及便利香港的16项新措施。
此16项措施可谓覆盖了港人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就业和居住的诸多方面,引起多方热议。
16项措施简述如下:
1、便利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
2、支持香港居民在内地便捷使用移动电子支付
3、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推出香港居民异地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4、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
5、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
6、为非中国籍香港永久性居民往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提供便利
7、容许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指定港资医疗机构使用已在香港注册的药物和常用的医疗仪器
8、香港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措施、法律顾问措施、特设考核措施
9、进一步扩大建筑业专业人士资格互认范围
10、扩大港澳建筑业专业人士在内地执业优惠政策实施范围
11、给予保险监管优待政策
12、取消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内地设立保险公估机构的年期限制
13、支持港澳债券市场发展(巨灾债券)
14、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15、对进境动物源性生物材料实行通关便利
16、放宽内地人类遗传资源过境港澳的限制
16项措施从买房、子女受教育、医疗、交通、理财等诸多方面都提供了全方面的优惠政策,可谓考虑之全面。
其中尤其是香港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买房屋条件之宽松,引发诸多讨论。
“无条件”给“房票”,港人要来深“买买买”?
关于购房措施的描述如下:“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获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使香港居民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这对港人来大湾区内地城市买房绝对是一大放宽条件。证券时报·数据宝按照香港官方公布的最新(2019年9月份)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一轮暴跌的香港房价,和最邻近城市深圳、广州的房价,还是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面积大小划分,香港住宅分为五个档位,分别为40平方米以下、40平方米-69.9平方米、70平方米-99.9平方米、100-159.9平方米、160平方米以上。
按照大部分香港普通市民的消费能力,基本购买都是低于70平以下的住宅,均价在12万港币/㎡(新界)到17万港币/㎡(港岛)。
香港的房价走势呈现大幅度调整。即便如此,香港民众仍具有相当的消费实力。
2018年,香港人均GDP高达38万港元。香港存款保障委员会(存保会)披露的最新数据,2018年香港市民总存款为2.29万亿元,人均约30.4万元。根据瑞信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份《全球财富报告》指出,中国香港成人平均财富为382万元,仍为全球第二富有的经济体,明显高于全球平均的55万元。
此时推出的大湾区优惠政策,无疑将加大临近城市对香港居民的吸引力。当然,这对深圳等临港城市是一重大利好。不过,吸引力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建立在商品房均价差额上。
以深圳为例,根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公布的最新(2019年9月份)数据显示,深圳全市成交均价为6.5万元/㎡。以近1年为例,基本保持稳定,波动很小。6.5万人民币的均价和香港12万-17万港元/㎡均价相比,换算一下差额高达约4万-10万港元/㎡。对比香港,深圳房价处于价格低洼,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深圳靠什么“崛起”?
随着香港资金的流入,深圳等临港城市的经济无疑将获得助推。当然不仅仅是从房价层面。
2018年,深圳GDP高达2.4万亿元,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前五,同比增速7.6%,位列国内一线城市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109.54亿元,同比增长9.5%,为全国首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9000亿元的城市。
2019年8月,中央公布重磅文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深圳制定了几大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lufengnews.com/lffc/547.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