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的认识。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建设准备了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1953——1957年,CD和题意无关,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土地改革
4. 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太惨烈了。敌人有的是飞机坦克大炮,而志愿军战士只能靠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这就是最可爱的人。”老兵说:“趴铁丝网,堵枪眼很多,不光宣传黄继光一个。哪一个排上去没几个堵枪眼的,上去没几个趴铁丝网的?你不去趴铁丝网部队都上不去……”据此判断他们谈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 抗美援朝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三大战役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了很多英雄人物,如,黄继光:在一次战斗中,黄继光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因此题干中师生谈论的是抗美援朝,故选A。
5. 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有关知识。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BD不符合题意,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考点定位】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
6. 我国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和平统一八项主张
C.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D. “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A项1954年,周恩来出访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项和平统一八项主张是1995年1月江泽民主席提出来的,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C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提出来的,与题意不符;D项“求同存异”方针是周恩来总理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提出来的,与题意不符。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D
本文地址:http://www.lufengnews.com/lfjy/1654.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